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法院动态
江苏法治报|以良好家风推动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
作者:办公室  发布时间:2024-12-18 17:47:57 打印 字号: | |

良好家训家教家风蕴藏着丰富的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,不仅是滋养一个家庭的精神养分,也连接着社风民风、党风政风,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。新时代培育优良家风,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。

以良好家风塑造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。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、风格和风尚,体现着一个家庭的精神信仰、道德风貌和整体气质。周公旦作《诫伯禽书》告诫儿子要恪守六种谦德,司马光作《训俭示康》教导后代牢记“以俭立名,以侈自败”,《朱子家训》中曾言:“读书志在圣贤,非徒科第;为官心存君国,岂计身家?”这些浸润着崇德向善、修身养性、忠孝廉悌、自强不息等中华传统美德与核心价值观的家规家训,得到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传承与弘扬。毛泽东同志提出“亲情三原则”、周恩来同志的“十条家规”、焦裕禄同志教导子女以俭素为美等,这些清风正气的家庭美德体现着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,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修身、廉洁齐家的“传家宝”。新时代,“勤劳进取”“家和睦邻”“仁爱孝慈”“笃实稳重”等家训家规仍然是广大家庭的基本理念与核心价值,可以为子女成长成才提供丰厚的文化土壤、注入旺盛的生命活力。我们要从中感悟和汲取智慧和力量,让家庭美德和优良家风这一无言的教育、无声的力量融入家庭成员日常生活中,推动形成爱国爱家、相亲相爱、向上向善、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。

以良好家风涵养新时代党风政风。良好的家风家训对家庭成员既有纪律规矩惩戒、言行举止管控的刚性制约作用,也可以如春风化雨、润物无声的柔性形式对一个家庭及其成员进行涵育陶冶。共产党员是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,相反,家风败坏、家德缺失、家规无序,是党员干部走向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。领导干部的政治地位决定了其生活作风具有“上行下效”的示范功能,因此,党员领导干部要做传承和培育共产党人良好家风的表率,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,凝聚昂扬进取的精气神。为此,就要常敲“思想警钟”,做严于律己、忠诚立家的践行者;常守“法纪红线”,做廉洁从政、从严治家的楷模;常踏“宗旨足印”,做克己奉公、奋斗兴家的榜样。总之,只有家风正,才能作风优、党风清、政风淳。

以良好家风培育新时代民风社风。家庭连接着个人与社会,更影响民风社风的根本风尚、风范和风气。优良家训家教家风的赓续传承,不仅对一个家庭家族秩序的行为规范产生影响,清正向上的家风可以给一个家族带来延绵持久的福泽,还会带动整个社会风气良性运转。对于身兼家庭角色、社会角色及政治角色的领导干部而言,更要在家庭中带头弘扬真善美、抑制假恶丑,以家风兴推动民风淳、社风正。

作为一种集体约定、集体认同和集体践行,优良家风以其独有的历史深度和文化厚度阐明事理、教化育人,其中的修身为政、孝亲睦邻、亲友尊师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,是承载中华文化、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,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。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,我们要用优良家风蕴含的传统美德指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,以优良家风培塑廉洁党风、清朗政风、淳朴民风,不断凝聚起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。

 


 
来源:办公室
责任编辑:办公室

友情链接